|
盛和塾塾生企業--北京歐倍爾第三屆稻盛經營學·哲學體驗發表會时间:2019-12-19 第三屆稻盛經營學·歐倍爾哲學體驗發表會于2019年12月13日在山東分公司舉行。山東分全員參會,8位優秀的發表嘉賓就自己的哲學踐行感悟做了精彩的分享。 隨著稻盛哲學和實學體系在企業經營中的落地實施,在歐倍爾,學習稻盛哲學已經自然而然成爲了每個員工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享嘉賓顔秀翠分享主題--踐行哲學者,一直在身邊 人生的意義是什麽,人生的目的在哪裏,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煉靈魂。《活法》一書“人生的意義在于磨煉靈魂”章節中的“能夠把考驗看做機會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彩”。稻盛先生曾經在《六項精進》中說過:“如果一味的抱著心懷不滿,滿腹牢騷的態度進行産品研發,那就絕對不可能進展順利。如果在工作中無法做到樂在其中,就無法全身心的投入研發”。我們的身邊一直不缺乏哲學的踐行者,在整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本著責任、利他精神,領導率先垂範,其他人滿懷熱情,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哲學。
李振分享主題--反省中感悟稻盛哲學 毫不掩飾的說,我對哲學認識和學習的過程相比大多數人來說,應該要曲折的多。從一開始的十分抵觸,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接觸下來,我發現我們的文化並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我們公司搞的這種文化,竟然可以算出各種各樣的數據,是有血有肉的,是可以進行分析和推敲的,並不是單純的喊口號的東西。這時的我,才真正接受了稻盛哲學,並跟大家一起積極學習稻盛哲學,學習阿米巴經營,並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切實踐行稻盛哲學。 張玉闖分享主題--做最好的自己 我的家鄉遼甯撫順,曾經出過兩位大人物,一位是努爾哈赤,一朝皇帝,一位是雷鋒,他在我們那當兵,全國都學習過他的事迹。畢業于遼甯石油化工大學(原名撫順石油學院)應用化學精細化工方向的我,來到歐倍爾已經三年多了。在實踐稻盛哲學的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有四點: 秦輝分享主題--當人生遇上哲學 把工作當成事業,每個産品都要精益求精。執行質量第一、考核數據第二的方針,以質量贏得重複銷售,少給品質部的同事帶來困擾。不把工作當成完成任務,樹立主人翁意識,處處思量如何才能長遠發展,在看不見的地方創造競爭力。對待客戶發揮極致的利他主義精神。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能改變的事情,就正面頂上。工作和陪伴家人的時間不在于長短,專注于當下,專注于每一個細節,做任何事情都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王嬌嬌分享主題--我的哲學學習之路 我生性比較散漫,不喜歡被束縛被強迫,公司開始推行哲學的時候,我是十分不以爲然,甚至是抗拒的。直到參加六項精進的學習,我的心態才開始發生轉變。三天的學習過程,每天無數次的誦讀六項精進,才意識到哲學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高深莫測的道理,我是帶有偏見的,像這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煩惱、要謙虛不要驕傲、積善行思利他不也是一些哲學道理嗎。用心觀察一下,身邊的很多人不正在踐行著六項精進的哲學嗎。 侯學谷分享主題--行程萬裏,讀書萬卷,在實踐中領悟京瓷哲學 說到學習京瓷哲學,不管是早期的文字分享,還是後來的集體晨讀、微信讀書,我都有參與過,不管是《活法》《京瓷哲學》還是後來的《阿米巴不是什麽》《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包括現在正在讀的《阿米巴長心得12條》我也一直在讀。但是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如大樊總所說,即使讀的內容一樣,每個人的新路曆程和感悟也是一定不一樣的。六項精進裏第三條講的就是“要每天反省”,以下就是我的反省。 我一開始一直有這麽一種偏見,那就是京瓷哲學無非是是一種變相的成功學或心靈雞湯而已,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嘛。但是現在,我完全不這樣認爲了,尤其是在學了經營十二條以後,我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情,那就是工作中甚至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無論大小輕重,我們居然都能用京瓷哲學來討論,來分析,來解釋,也就是說所有和經營有關系的活動都能跟京瓷哲學取得聯系,其實大家可以仔細思考思考,真的是這樣子。這也就說稻盛和夫的那一套東西真的是高于成功學的,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具有普世意義的真理,是指導人們行爲和思考的工具,這不就是“哲學”嗎。經過反思,破除無知,扔掉偏見,積極學習,經過以上的反思,我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京瓷哲學的學習活動中來,並連續參加了公司多個哲學分享活動,並在工作中持續踐行哲學精神,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感謝兩位樊總,給了我們穩定的收入、良好的福利待遇;感謝直屬領導的鋪路搭橋,成就了今天的品質部,幫助我迅速的成長和成熟;感謝公司中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同事,他們才是真正推動公司前行的中堅力量、是最可愛的人;感謝品質部所有同事,衆人齊心其利斷金。一群人、在一起、一輩子、一起飛、飛更遠! 陳效龍分享主題--心法 學習稻盛哲學以來,幾乎所有書目都在講一些意志、信念、激情、善良、真誠等一些主觀意識活動的功用之類的理論和話題,在我看來也就是一些激勵人的話,聽起來都對但是沒什麽實際作用,我更喜歡一些理性的道理或者說哲理以啓迪智慧讓人有所感悟。稻盛哲學背後的大道,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佛祖說,一切衆生都有如來一般的智慧和德行只是因爲妄想執著而丟失了;總之,心乃萬法之宗,大道之源。 仙保震分享主題--我的人生價值觀與稻盛哲學實踐 學習稻盛哲學與六項精進之前,我認爲自己是一個正直、坦誠、負責的人,感覺自己的理念與稻盛哲學中說到的作爲人何爲正確的基本原理原則是相一致的。但是,通過稻盛哲學六項精進的學習,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它是多方面的自我認識與提升,下面我就以幾點來進行說明: 本次發表會的源頭,來自于樊友林總經理強烈的願望,在歐倍爾全員學習哲學進入第三個年頭,樊總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動公司全體夥伴在哲學與踐行上到一個新的台階,如何推動夥伴們從“淺知淺行”到“深知深行”。八位發表嘉賓是來自歐倍爾各個事業部的先進夥伴,通過分享他們的真實經曆,鼓舞更多的夥伴在踐行哲學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本次發表會,我們設置了評審團評分環節,分別就發表者的發表內容、熱情、技巧以及發表效果四個維度做出評分,結合現場觀衆大分,以此評選出本次發表會的第一名以及優秀獎。 經過綜合評分,本次發表會的第一名由品質部負責人侯學谷獲得,祝賀! 八位嘉賓的發表,字字真切,句句感人,似乎帶領我們重溫了過往的青蔥歲月。時間的遊走見證了曆練和成長,哲學見證了我們從青澀到成熟,從懵懂到睿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